用我愛心真誠,激發學子潛能
——记滕州一中数学教师呂強
1999年秋,呂強老师从聊城師範大學數學系毕业,分配到滕州一中任教。望着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,呂強老师感到了自身使命的神圣。从此,“传道、授业、解惑”,十六年如一日,他醉心于教育这片沃土,深耕细作,辛勤浇灌,终于迎来满园春色。
做學生喜愛的老師
衆所周知,學生喜歡老師,上課效率就高,成績自然就好,正所謂“親其師,信其道”。呂老師连续六届被评为“学生最喜爱的老师”,足见同学们对他的高度认可。呂老師的数学课,一扫讲授的枯燥、计算的繁琐、证明的死板,充满了探索情趣。他循循善诱,按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去设计教学情境,象一个熟练的导游,把学生一步步引入胜境。呂強老师的课之所以吸引学生,在于他备课时“备学生”备的充分,学生一般怎样理解,在理解时会遇到哪些障碍,他几乎能做到胸有成竹。因此,他的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,激发学生的兴趣。学生告诉记者,呂老師思维活跃,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,构建立体的知识网络,让他们领会和掌握蕴含在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。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,呂強形成了自己“立足基础,强化技能,注重创新”的教学风格,对发现的特长生能及时进行个性化培养。2007年,他辅导的学生王宏伟在全国高中数学竞赛联赛中获一等奖,并因此保送到清华大学。
做研究型的老師
呂強老师深信,教师的魅力是与他的学养成正比的,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,要给学生一滴水,自己必须拥有一桶水。呂強潜心钻研数学教学,高中课改以来,他不断探索创新,以新思路、新方法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,并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大胆尝试。自1999以来,呂強老师先后在省级刊物《数学通讯》、《中学理科参考资料》、《中学数学教学》等发表论文多篇,并多次参与枣庄市教研室组织的高三教辅资料的编写。2010年呂老師又被评为“滕州市教学能手”。
做有感召力的班主任
呂強老师自1999年上班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,出于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,他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但却用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,照亮了学生的心灵,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望。呂強老师把“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,是一种精神感召与引领”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,把“先做人再做学问”作为他自己的管理理念;用心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,用爱感召后进的学生。他的班会没有板着脸的说教,也没有严厉的呵斥,有的只是一个又一个做人与励志的故事,有的只是学生的各抒己见、百家争鸣。迄今,呂老師已送走了十一屆高三畢業班,曆次高考成績在學校均名列前茅;在特尖生及後進生培養方面,呂老師也努力進行新的嘗試與探索,並取得了理想成績。
有個姓秦的學生,在高二時因打架被學校給予了留校察看的處分,到了高三依然表現不佳。呂老師就和他的父母打電話聯系,家訪,了解到他在家裏對父母很孝順。呂老師就用感恩和孝心對他進行教育,經過幾次朋友似的交流,秦同學變了,變的不再曠課,不再逃學,上課能夠認真聽講,學習成績也有了長足的進步。呂老師還讓他當了宿舍的室長,在他的管理下,他在的宿舍成了班中最幹淨、最安靜的宿舍。呂老師的學生丁善龍上高三時,年齡較小,呂老師就多方鼓勵,增強其信心,幫助他制訂合理的學習計劃,充分挖掘學生內在的潛力,調動學生的積極性,最終,丁善龍14歲即考入北京大學本碩博連讀;還有他的學生趙恒財,在高考前,他的父親因病去世,呂老師和他家長溝通好,暫時對學生隱瞞了這件事。呂老師當時高度緊張,心情複雜,他密切關注趙恒財的心理狀態,在生活上給他最大的關懷,用積極平和的心態引導他進行最後的沖刺,趙恒財最後實現了自己的目標,考取了清華大學。
由于呂老師始終在生活上關心學生,在行動上理解學生,在人格上尊重學生,他又將情感管理、目標管理、制度管理以及具有凝聚力的班隊活動滲透在工作中,他所帶過的班級最終都成爲團結友愛、積極向上、奮發圖強、學習成績突出的班集體。
呂老師所带班级曾被评为枣庄市先进班集体,他个人也被评为“枣庄市优秀班主任”、“滕州市优秀班主任”、“滕州市优秀教师”、“滕州一中功勋教师”,在学校多次被评为 “十佳班主任”和“十佳青年教师”。呂強老师獲得這些成果的奧妙,只有一句話:奉獻出愛心與真誠,學生迸發的能量超乎想象。